中山大学2019-2020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是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参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意见》(中办发〔2016〕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全面推进政务工作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办厅〔2017〕3号)有关精神,由学校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情况编制而成。

全文包括概述、学校主动公开信息情况、学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学校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对学校信息公开的评议、举报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六个部分。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9—2020学年(2019年9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止)。

本报告电子版可从中山大学信息公开网站(http://xxgk.sysu.edu.cn/index.htm)下载。

一、概述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战略布局之年。学校处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新时期,正在努力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前列走向引领的根本性转变。对于信息公开,学校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对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服务作用。现将主要工作概述如下:

(一)梳理总结10年来信息公开工作经验

2010年8月,为保障师生员工、社会公众、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我校信息,提高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施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教办厅函〔2010〕44号)的要求,学校制定《中山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试行)》《中山大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试行)》《中山大学信息公开指南(试行)》。学校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拓展内容范围,优化平台渠道,创新形式载体,信息公开工作实效显著提升。2020年6月,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落实情况开展书面调研的通知》要求, 学校梳理总结10年来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向教育部报送了《中山大学信息公开工作书面反馈材料》。

(二)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机制

2019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学校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新条例对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精神,对学校的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进行重新修订和梳理,于2020年4月发布修订后的《中山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暂行)》《中山大学信息公开指南(暂行)》。学校把《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实施工作作为完善内部治理、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学校对应制定了《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共9项50条,明确每一条信息的公开事项、公开渠道、负责单位及信息公开网的发布模块,并定期根据最新政策要求进行动态更新。

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同时建立健全了保密审查、发布审核、专项分析、联动协调等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校长办公室是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工作机构,抓好日常贯彻落实,梳理制定《主动公开信息流程图》,统筹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三)丰富创新信息公开形式载体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变化,学校通过官方网页、新媒体平台、传统载体、线下线上宣讲会和通报会等多种渠道进行信息公开,拓展公开内容范围,着力提升工作实效。

学校开设信息公开网站(xxgk.sysu.edu.cn),设置信息公开制度规定、学校信息公开目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学校信息公开指南、学校信息公开年报、依申请公开、信息综合搜索、校长信箱等栏目。学校充分利用官方网页、官方微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各二级单位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南方+客户端等校内外新媒体平台,向社会、校内公开信息。学校出版《中山大学报》、印发《中山大学年鉴》《中大概况》,根据需要设置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和电子屏幕等,方便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获取、查阅学校信息。学校在门户网站及时公布学校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开发建设了“中山大学规章制度查询系统”(rule.sysu.edu.cn),将各项规章制度分类别发布,便于校内师生查阅相关信息。学校教务、学生管理、人事人才等部门把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分别汇编成册,在新生和新聘教师报到时发放。

    (四)畅通优化师生沟通渠道

学校分别于2019年9月21至22日和2020年6月13日至14日组织召开了秋季、春季工作会议,除了主会场,在多个校区(园)设置分会场,同步视频转播大会报告,确保教职员工的参与权和知情权。2020年1月6日至9日,学校召开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二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65个“双代会“代表团的500余位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参会。本学年,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举办4次校情通报会,会上通报了规划、科研、改革、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新进展54项,凝聚学校发展共识,拓宽师生了解学校发展情况的渠道。

此外,学校继续通过校长信箱及时处理并回应师生员工诉求。本学年共收到电子邮件486封,均依程序及时处理。

二、学校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一)通过学校官方网页实时发布信息情况

学校通过官方网页实时向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发布信息,定期更新公布学校师生员工基本数据、关键办学指标、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以及科学研究等统计数据,全面呈现学校总体发展面貌。本学年,学校通过官方网页发布新闻报道等各类信息共计2069篇,并根据学校阶段重点工作发布相关专题内容。

(二)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总计68万,发布微博共计1893条。官方微信号粉丝近38万,全年发布微信694条,阅读量约566万。 

(三)通过《中山大学报》、校内公开栏等传统方式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本学年共出版《中山大学报》11期。在校内行政办公楼放置校务公开栏,及时公布校内干部任命公示、教师资格评审、人才引进评审、先进教职工表彰等事项,编制并印发了《中山大学党委系统规章制度汇编》,收录现行有效的学校党内规范性文件97份。

    三、 学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一)财务信息和政府采购信息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教育收费公示制度,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财务处主页、新生入学指南、各校区收费宣传栏等多个渠道,向学生和社会公示教育收费内容、标准、依据和范围等信息,并公布广东省发改委和学校收费管理部门的价格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根据教育部《关于部署高校公开部门预算的通知》要求,学校通过信息公开网站在7月3日对社会公开了2020年部门预算。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度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在教育部批复部门决算后,通过信息公开网站按时在7月27日对社会公开了2019年度决算。

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学校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已在广东社会组织信息网进行公开。

学校严格遵守财政部关于中央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相关规定,在学校官方网页、财务处主页、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主页、高校电子招投标平台上公开发布资金存放业务合作银行遴选公告、中选结果公告,确保银行遴选事项及时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发布。

学校分别在财务处主页、中山大学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网站、财务处微信公众号上公布财务管理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便学校教职工及时了解校内各项财务政策。

学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学校采购管理制度,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及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站上共发布信息公告(含招标/采购公告、澄清公告、中标/成交公告、政府采购意向公告等公告信息)总数为1941条,其中货物1065条,工程211条,服务278条,政府采购意向公告387条。

(二)招生宣传及教育教学信息

本科招生方面,高考填报志愿期间,学校各招宣院系共派出170余人次开展现场宣讲150余场,开展线上宣讲近400场,共计700余人参与招生宣讲工作,进行电话咨询、网络答疑。本学年,学校打造了整合政策发布、招生宣传、信息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功能平台:中大招生小程序。上线截至2020年9月中旬,累计访问次数450980次、累计访问人数79497人。“中大招生”微信公众号累积关注用户数量11万,2019年推文发布篇数290余篇,阅读量达到197万余次,学校于2020年入驻广东省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同南方网产经新闻中心共同打造的教育考试服务综合载体“南方号”平台,服务考生、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加强。

研究生招生方面,学校利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本学年共发表13篇推送文章,总阅读量约40万次,截至2020年8月31日,订阅用户为16.21万人。

学校在招生录取工作期间,设有专人负责信访工作,并开通邮件等申诉渠道接受监督和投诉,确保各类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要求,学校编制并通过信息公开网站对社会公开了《中山大学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校通过校内统一门户网站“学生工作”栏目面向师生发布工作通知190条,依托“中大学工”“中山大学团委”“中大国防教育”等微信公众号做好学生工作信息发布、热点回应和信息服务。“中大学工”官方微信粉丝超过5万人,本学年发布推送706篇,阅读量约240.5万;“中山大学团委”官方微信粉丝超过5.5万人,本学年发布推送402条,阅读量约71.9万。

(三)干部管理、因公出访及人事人才信息

学校在官方网页发布校领导、校长助理分工并进行动态更新;在校内统一门户网站、组织部主页发布中层领导人员任免通知200余篇,任命公示40余篇;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及机构设置等信息;严格落实教育部对因公临时出访公示公开工作的要求;在校内统一门户网站设立“因公临时出国(境)公示”专栏,集中公示因公临时出国(境)情况。

学校注重运用人才招聘网站、人力资源管理处/人才发展办公室官方微信平台、猎头等专业招聘平台、宣讲会等多种媒介,定期、及时、有针对性地宣传招聘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传统线下招宣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开展多种线上云引才、云招聘活动,开创性举办“云招聘”、云论坛等系列活动,本学年共举办国内外青年学者线上论坛(博士后论坛)共5场,报名人数超过5000人,官微共计编制推文553篇,采访学者49位,制作专题视频7部,阅读总量为47.8万次,其中“与人才招聘有关的推送”287篇,阅读总量为34.9万次。学校通过校内统一门户网站、人力资源管理处网站等平台公布人事工作通知、公示通知以及职务聘用等结果,及时通过邮件、微信群等渠道人事人才公开评审工作安排和进度。

四、学校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本学年,校长办公室共收到公民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7件,其中有效申请3件,均已依法依规予以回复申请信息。

五、对学校信息公开的评议、举报情况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及时有效地将学校可公开的信息向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主动公开,同时通过多方面渠道收集对相关信息的诉求,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本学年未收到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公众的投诉举报。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信息公开作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压实主体责任,创新公开方式,加强二级单位统筹联动,强化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舆情回应和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公开实效。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总体较好,目前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学校将逐一改进,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工作实效,推动信息公开迈上新台阶。

     (一)信息发布和更新有待完善

学校信息公开门户网站部分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不强,内容有所滞后,部分公开事项存在缺位。学校将对照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继续梳理细化《中山大学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督促指导各有关二级单位对照、逐项梳理并细化各单位负责的应主动公开事项,明确每一条信息的公开事项、公开渠道及信息公开网的发布模块,定期在学校信息公开网站上进行动态更新,确保涉及师生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事项及时、全面、准确地进行公开。

(二)二级单位工作制度和联动协同机制有待健全

学校和二级单位信息公开的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学校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和各二级单位信息公开平台之间的协同不足。学校将继续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充分总结经验,找准问题短板,研究解决思路,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组织各二级单位根据《中山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暂行)》,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各单位的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使信息公开工作落实落细,切实有效地开展。

    (三)信息公开业务培训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学校党政管理人员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不足,主动性和专业性不强,缺乏定期的专业培训。学校继续加强党政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每年对学校党政管理人员开展2次以上与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培训,做到各单位全覆盖,同时结合学校信息发布及公文处理工作,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及侧重点,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