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2024年)
2024年,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弘扬百年中大文化,书写奋进一流新华章。
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学术委员会”)、中山大学各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以及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各单位学术委员会”)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中山大学章程》《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22年修正)》《中山大学学部暂行办法》的要求,围绕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要求,切实有效地履行职责,统筹行使对学校、学部、院系(附属医院)学术事务的咨询、审议、评定和决策等职权,在学校学术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力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2024年,校学术委员会及各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共召开会议71次(全体委员会议29次,通讯评议会议26次,人才引进等专门工作委员会16次),审议议题122项。现将履职情况总结如下:
一、校学术委员会履职情况
校学术委员会2024年共召开会议4次(全体委员会议3次,通讯评议会议1次)。对学院更名、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岗位人选等事项进行了审议、咨询,在学校重大学术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审议农学院更名为“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审定《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2023年)》,审议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岗位人选,评议新一届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荐名单,审议《中山大学2027年本科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评议两个学科(生态学、医学技术)突破先导项目等。
二、各学部学术委员会履职情况
2024年,各学部学术委员会共召开会议67次(全体委员会议26次,通讯评议会议25次,人才引进等专门工作委员会16次)。
经济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4次,通讯评议会议5次。审议岭南学院、旅游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调整;审议非实体校级科研机构名称变更的申请;审议经济与管理学部专门工作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拟推荐名单和《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开展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转聘评审,引进人才评审,2023学年教师职务聘任评审;审议学部相关院系申报教授一级岗位的推荐人选;推荐评议2024年度“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审核拟发表的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等。此外,经济与管理学部人才引进、转聘专门工作委员会共召开全体委员会议3次,审议引进人才、专职科研人员转聘等。
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3次,通讯评议会议2次。审议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学术委员会的调整;审议人文学部2023年教师职务聘任申请;审议人文学部教学型教师引进;审议申报逸仙学者领军学者的申请;审议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文学部人选等。人文学部人才引进专门工作委员会共召开全体委员会议4次,审议人文学部各院系人才引进推荐人选等。人文学部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申请聘任教师专门工作委员会共召开全体委员会议4次,审议人文学部各院系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申请聘任教师推荐人选等。
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6次,通讯评议会议2次。审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调整;审议设立中山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开展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转聘评审、引进人才评审、职务聘任评审、教学型教师引进评审、教研系列引进评审;讨论《社会科学学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审议中山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推荐;审核拟发表的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等。
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6次,通讯评议会议5次。审议农学院、数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调整和换届;开展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转聘评审、职务聘任评审;审议教学研究并重系列教师职位申请;提名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增补委员候选人;商议学校创新发展论坛理学部分论坛事宜;审议生命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申请成立实体校级科研机构事宜;审核拟发表的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等。
工学部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5次,通讯评议会议1次。审议智能工程学院关于学术委员会换届的申请;开展工学部人才引进评审、转聘教师聘任职务、职称聘任、人才引进评审、教学型教师引进评审、教研系列引进评审;审议非实体校级科研机构(中山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航空航天智能导航研究所、中山大学通用具身智能中心、中山大学碳中和技术研究院)等。
信息学部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1次,通讯评议会议1次。审议柔性电子学院关于调整学术委员会的申请,开展教师职务聘任人选评议推荐等。信息学部教师引进专门工作委员会共召开全体委员会议5次,审议教学研究并重岗教师引进评议推荐、专职研究人员申请教师(转聘)评议推荐、教学型教师引进评议推荐等。
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1次,通讯评议会议9次。审议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中山眼科中心关于调整学术委员会的申请;审议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调整及增补名单;开展医科学院高级教师职务聘任评审推荐;附属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聘任评审推荐;审议中山眼科中心申请成立非实体校级科研机构“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审议实体校级科研机构“中山大学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变更;审核拟发表的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学术论文28篇等。
三、各单位学术委员会履职情况
2024年,各单位(共76个)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本单位学术事务的咨询、审议、评定和决策等职权,组织学院、直属系教师的引进、考核、聘任等评议工作,积极助力本单位“双一流”建设,切实促进学科发展,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等事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各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严格按照《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22年修正)》履职尽责,进一步规范日常工作流程,接受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主要议题包括: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本单位的学科发展现状,审议本单位学科发展规划;审议本单位学术委员会的调整、换届;组织本单位教师的引进、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岗位聘用、延迟退休等评议工作,提出审议或推荐意见;审议校内人才培养计划推荐人选的学术水平,例如,开展2024年度“中山大学逸仙学者岗位聘任计划”人选评审推荐等工作;审议向学校推荐参评的各类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奖励项目(人选)的学术评价,例如,评议中国科协科技人才举荐和表彰奖励评价专家推荐名单,审议推荐申报中山大学“芙兰奖”人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