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23—2024学年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等文件要求,根据中山大学信息公开工作执行情况,综合各部门工作实际,现编制2023—2024学年中山大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信息情况,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学校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七个部分。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23年9月1日到2024年8月31日止。报告电子版可从中山大学信息公开网站(https://xxgk.sysu.edu.cn/)下载。

一、概述

2023—2024学年,中山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新时代要求,立足湾区,服务国家,面向世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推动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信息公开工作中,我校深入领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信息公开的规范指引,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信息公开作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顶层设计,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体系,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推动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一)多层面推动,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校长办公室作为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全校各部门,依法依规履行信息公开职责,扎实开展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加强信息公开协调联动机制,建立校长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参与、保密管理办公室保密审核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运转有序的良好工作格局,提高信息公开规范化水平。

加强信息公开核查机制,每年定期对全校信息公开事项进行核查,对照《中山大学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督促各单位逐条核查公开事项是否公开到位,及时更新公开的信息,保证公开信息的时效性和公开内容的有效性。

严格落实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坚持“谁制作、谁审查;谁公开,谁负责;事前审查、全面审查和依法审查”原则,明确信息发布的保密审查程序和责任,做到工作制度明确、管理人员明确、领导责任明确,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审批程序,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二)多渠道推进,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信息公开阵地建设,积极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信息公开服务平台,使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能够更便捷、有效地获取信息。

充分发挥传统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官方网站、官方新闻网、校内统一门户系统、公文信息系统以及各职能部门、院系的网站以及校情信息、各部门信息等信息发布方式,及时公开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信息。

探索在新媒体语境下信息公开工作的新举措,进一步拓展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视频号、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形式新颖、灵活便捷的优势与特点,推进多平台之间的信息联动,有效提升信息公开的时效和质量。

(三)多维度发力,提高信息公开工作实效

学校充分发挥信息公开在提升治理能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师生为中心,使全校师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学校的发展与建设。

充分利用教职工代表大会、春秋季工作研讨会、师生代表座谈会、调研会、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等多种形式,构建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平台,促进对学校重要决策的宣传解读,广泛收集师生员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议,强化意见反馈,有效密切与师生的联系。2024年1月,学校召开第十届教代会、第二十一届工代会第三次会议,共有76个代表团470余位代表参会,对大会报告、上会制度及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各职能部门办理回复教代会意见建议270条。及时召开教代会、工代会讨论组意见反馈会,对关注较多的意见、建议办理情况予以集中反馈。畅通优化师生互动渠道,本学年校长信箱共收到师生来信490封,及时回应和解答师生关切的问题,均已按程序及时处理完成。

强化师生参与,依法做好学校规章制度信息公开。学校职能部门在各项规章制度起草、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制度出台后及时做好政策宣讲和问题解答,推进师生的全过程参与。加强“中山大学规章制度查询系统”建设,目前已发布招生考试、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人事管理、学风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办学关键领域488项校级规章制度,有效提升了校内规范性文件管理的公开化和信息化,为广大师生查阅学校各项现行有效的规章制度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二、学校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积极构建由官方网站、官方新闻网、信息公开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号、视频号、微信小程序、抖音号、B站、南方+客户端、今日头条、《中山大学报》、校内信息门户、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告栏等多种形式组成的信息发布渠道平台,提升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便捷度。

(一)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开信息情况

本学年,学校对学校主页和新闻网进行了改版,以中大绿为核心元素的新版官网,既注重内容栏目改版,又强化互联网的交互设计,通过新闻大图及时报道学校重大新闻。本学年,官方网站发布新闻报道等各类信息共计1673篇,其中“综合新闻”专栏563篇,“一线动态”栏目191篇,“媒体中大”专栏648篇,“科研进展”202篇,英文网69篇,内容涵盖学校党政新闻、重大活动、教学科研进展、人物专访、校园生活等多个方面。

学校信息公开网站对照《高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内容,面向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主动公开、定期核查、及时更新清单所列全部事项,涵盖基本信息、招生考试、财务资产及收费、人事师资、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服务、学风建设、学位学科、对外交流与合作、其他等10个类别、50个项目内容。

(二)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公开信息,其中,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总计75万,全年发布微博共计1455条,阅读量日均15万;官方微信公众号粉丝总计135万,全年发布微信396条,阅读总量1362万;官方视频号粉丝总计21.6万,发布视频209条,播放量1225.5万;抖音号粉丝总计10.32万,发布视频173条,总播放量2572.3万;B站粉丝总计6.6万,发布视频69条,浏览总量381.5万。

(三)通过学校统一门户网站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对统一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在统一门户网站上集成公文信息系统、大学服务中心、公务邮箱、教务教学、科学研究、综合服务等网站链接60余个,优化网站内容建设,为校内师生开展学习、工作和查阅信息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

学校统一门户网站设置公告信息、学校文件、党务工作、行政工作、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工作、讲座论坛、人才招聘、IT服务公告、科研事项公示、因公临时出国(境)公示等12个版块,共发布各类信息7732项。其中公告信息414项,学校文件   327项,党务工作109项,行政工作69项,教育教学687项,学生工作265项,后勤工作76项,讲座论坛296项,人才招聘115项,IT服务公告88项,科研事项公示1468项,因公临时出国(境)公示3818项。各版块信息发布情况详见下图。

                                                                                 图表:中山大学统一门户信息发布情况

(四)通过中大校报、校内宣传栏等其他方式公开信息情况

《中山大学报》本学年共出版12期,在版面设计上进行改版,开设深度报道栏目,结合学校发展大事、要事推出专刊,更全面立体展示中大风貌。《中山大学报》及校内宣传栏围绕学校各时期重点工作,发布了百年校庆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对口帮扶等多个专题宣传报道。

校内公告栏及时公布校内干部任命公示、职称评审、人才引进评审等事项。

三、学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一)财务信息和政府采购信息

1.财务信息方面

学校严格按照主管部门要求,依法依规做好财务和资产管理信息公开工作。

积极落实财务信息公开,在学校信息公开网站、统一门户、财务处主页、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专栏、规章制度查询系统、财务信息服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学校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便于让全校师生及时了解、按需查阅校内各项最新财经政策。学校财务信息服务微信公众号关注总人数5.45万人,比去年新增1.66万人,公众号阅读量60.44万人次,本年度发布政策解读、指引类推送27篇。部门主页发布相关通知、动态62篇,发送财务服务提醒信息96.3万条,智能问答机器人上线至今总回答数19.8万条,其中2023—2024学年度回答数为8.1万条。微信公众号财务资讯栏目对报销宝典、业务指引、常用信息专栏内容进行动态更新;财务移动门户栏目已上线经费查询、薪酬查询、我的报销、交费大厅、银行账户变更、已报销发票查询六大功能;对小财助手智能问答题库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更新,使师生更精准便捷地查询到最新信息;更新编印《中山大学财务工作指引手册(2024年4月第二版)》和《中山大学教职工财务入门指引(2024年8月版)》,面向教师、学生、单位负责人、行政人员和新入职人员推出5类专属版本,共计派发纸质版手册约7800册。

积极落实资产信息公开,分别在学校统一门户、财务处、科学研究院、总务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等职能部门主页,公布学校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以便学校教职工及时了解校内各项资产管理政策和要求。

主动公开学校预算、决算财务信息,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学校在获得教育部批复后,通过信息公开网站对社会公开2024年度部门预算及2023年度决算,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及时公开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信息。

严格执行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教育收费公示制度,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站、财务处主页、各校区(园)大学服务中心线下大厅等多个渠道,向学生和社会公示教育收费内容、标准、依据和范围等信息,并公布广东省发改委和学校收费管理部门的价格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2.政府采购信息方面

学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学校采购管理制度,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及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网站上共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含招标/采购公告、其他公告、中标/成交公告、政府采购意向公告等公告信息)总数为1380条,其中货物316条,工程452条,服务324条,政府采购意向公开288条。

(二)招生宣传及教育教学信息

1.本科生招生方面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坚决贯彻执行本科招生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一方面按要求在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大招生”微信公众号、“中大招生”微信视频号、“中大招生”微信小程序等进行招生信息发布和信息公开;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公开渠道,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国教育在线等平台推出招宣报道、直播宣讲,推动招生信息公开。

除线上招生宣传外,积极开展线下招生宣传,招生宣传组主动深入各地,走进中学校园,开展多场线下招生宣讲和咨询会,讲解政策,接受咨询,方便考生及时了解招生情况。

2.研究生招生方面

学校通过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和“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进行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发布,稳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本学年共发表70篇推送文章,总阅读量约50.49万人次,截止2024年9月26日,订阅用户23.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2万人。在学风建设信息公开方面,开设了学风建设专题网站,进行学术道德规范宣传,公布我校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学术不端受理渠道等信息。

3.学生管理方面

学校在统一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网站以及学校规章制度查询系统及时公布出台的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便于师生查阅;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向新生和各院系学生工作队伍发放,方便了解最新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通过学校统一门户网站“学生工作”栏目发布工作通知,共发布工作通知144条;畅通师生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通过处长信箱及时回应师生诉求,本学年共收到电子邮件169封,均依程序及时处理。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依托“中大学工”“中大国防教育”等微信公众号做好工作信息发布、热点回应和信息服务。“中大学工”官方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现有粉丝总数接近10万人次,较去年增加1万人次,全年发布推送660篇,阅读量约204万。“中大国防教育”官方微信粉丝1.3万余人,全年发布推送83篇,阅读量约20万。

(三)干部管理、因公出访及人事人才信息

1.干部管理和因公出访管理方面

学校在官方网站和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布校级领导分工、社会兼职情况等信息。本年度在学校统一门户网站和组织部主页发布中层领导人员任免通知84篇,任用公示29篇,机构设置通知16篇。

通过学校统一门户网站“因公临时出国(境)公示”专栏,集中公示学校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境)情况;在信息公开专栏每年度公开校级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

2.人事人才工作方面

学校积极推进人事人才方面的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公开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等人事人才政策制度,通过校内人事系统等网站及时向全校教职工传递信息;各类职称评审、人才项目申报等工作评选结果均按规定通过公示栏、人事系统公告栏等方式公开公示,确保各类评审工作公开透明。主动加强人事人才制度政策的宣传讲解工作,面向所有院系举行“预聘-长聘”制度宣讲会。推动完善人才招聘网与人力资源管理处官网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充分运用学校人才招聘网站、人力资源管理处/人才发展办公室官方微信平台、社会公共招聘平台等专业招聘平台,通过宣讲会等多种媒介,定期、及时、有针对性地宣传招聘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公开招聘咨询电话,做好招聘政策的宣传和答疑解惑。本学年人力资源管理处/人才发展办公室官方微信平台共计编制推文166篇,阅读总量为66.19万次,共采访学者5位,发布专题视频4部,其中“与人才招聘有关的推送”70篇,阅读总量为10.06万次。

四、学校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2023—2024学年,校长办公室共收到公民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3件,均已全部按时答复申请人。

五、对学校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信息公开相关规定,通过构建多种信息公开发布平台和渠道,依法依规、及时有效地将学校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主动公开,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收集意见与建议,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2023—2024学年未收到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

六、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2023—2024学年,学校未因信息公开工作收到举报、复议及诉讼。

七、信息公开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经验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探索信息公开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了以下三点经验。

1. 坚持统筹推进,加强信息公开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加强信息公开质量,使信息公开与学校日常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确保信息公开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2. 坚持服务师生,提升信息公开工作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师生员工的切身需求,压实各二级单位信息公开主体责任,发挥信息服务作用,提高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坚持创新探索,完善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传统渠道和新媒体平台,不断探索新形式,提升信息公开服务水平,推动信息公开精准有效。

(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2023—2024 学年,学校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二级单位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识和主动性有待提高、信息公开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从以下三方面予以改进。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信息公开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新时代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工作要求,加强信息公开的宣传引导,提高校内各单位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不断增强信息公开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是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优化信息公开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信息公开的信息发布机制、联动工作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统筹指导,完善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渠道,确保信息公开工作常抓不懈、落到实处。

三是进一步强化业务学习,提高信息公开水平。围绕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通过专家报告、培训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信息公开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能力。

今年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是中山大学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守正创新,奋勇开拓,科学谋划学校新百年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