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2022年)
2022年,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巡视整改任务,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为把我校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学术委员会”)、中山大学文理工医科学术分委员会(以下简称“各学术分委员会”)、经济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以及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各单位学术委员会”)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中山大学章程》《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22年修正)》的要求,围绕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要求,切实有效地履行职责,统筹行使对学校学术事务的咨询、审议、评定和决策等职权,在学校学术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2022年,校学术委员会及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科学术分委员会、经济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共召开会议37次,审议议题105项。现将履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校学术委员会履职情况
校学术委员会2022年共召开全体人员会议3次,通讯评议会议3次。对学校学术委员会各学科分委员会换届名单、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选举表决、院系更名、《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22年修正)》等事宜进行了审议、咨询,在学校重大学术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各学术分委员会/学部学术委员会履职情况
2022年,各学科学术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1次(视频会议),各学科学术分委员会/学部学术委员会共召开通讯评议会议30次。
(一)人文社科学术分委员会:召开通讯评议会议9次,审议并通过了《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及人文社科、理工科、医科学术分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人文社科部分)》;审议并同意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等17个学院/直属系学术委员会重组的申请;审议并同意“中山大学大科学设施与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山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的申请;审核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科研论文23篇。
(二)理工科学术分委员会(2022年4月13日学术分委员会换届前):召开通讯评议会议2次;审议并通过《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及人文社科、理工科、医科学术分委员会2020年度工作报告(理工科部分)》《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及人文社科、理工科、医科学术分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理工科部分)》;审议并同意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关于学术委员会换届的申请;审议并同意化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关于调整学术委员会的申请;审议并同意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成立学术委员会的申请;审核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科研论文9篇。
(三)理科学术分委员会:召开通讯评议会议2次,审议并同意数学学院(珠海)、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等10个学院学术委员会重组的申请;审核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科研论文1篇。
(四)工科学术分委员会:召开通讯评议会议4次,审议并同意航空航天学院、材料学院等20个学院学术委员会重组的申请;审核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科研论文2篇。
(五)医科学术分委员会:召开通讯评议会议10次,审议并通过了《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及人文社科、理工科、医科学术分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医科部分)》;审议并同意附属第八医院、光华口腔医学院等9个学院/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重组的申请;审核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科研论文104篇。
(六)经济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召开通讯评议会议3次。审议并同意岭南学院、国际金融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4个学院学术委员会重组的申请;审核与新冠疫情相关的科研论文2篇。
三、各单位学术委员会履职情况
2022年,各单位学术委员会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接受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各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根据《发展规划办公室关于重组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的通知》(发规办〔2022〕91号)要求,依据《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2022年修正)》开展单位学术委员会重组工作。各单位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本单位学术事务的咨询、审议、评定和决策等职权,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等事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