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及节能减排事实和管理情况
一、学校概况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总面积达9.151平方公里,主要用能系统包括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等。中山大学不断按照公共机构有关节能管理的要求完善各类能源的计量体系,健全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和能源分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的能源管理制度,以推动企业生产管理、设备运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节能潜力,达到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中山大学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角度出发,深化水电管理体系改革,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适应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彰显社会责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效果、适应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把节约型高校建设的规范、标准、原则融入到学校水电管理体系改革发展的规划、政策和管理过程中,自觉把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念与学校后勤改革的目标相结合。
(一)总体用能情况良好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较快,校区规模、人才数量、科研经费等各项指标与过去相比都有较大提升。能源消费总量虽然逐年上升,但仍属于合理范围,近几年能源消费总量未超过政府下达的规划值。
(二)节能改造效果明显
大力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对校园内道路等公共区域的照明灯具进行逐步更换,同时将校园各类建筑内的水电表逐步更换为智能水电表,加强对办公、科研用能方面的计量监管,有力提升了节能效果。
(三)重视节能信息化平台建设
启用了水电收费管理系统,在便利师生缴费同时也大大提高节能管理的效率。基本完成能源综合监管平台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的开发,加强对水电使用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工程前期方案规划的便利性,有效提升了水电抢修应急能力。
(四)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能源规划
通过公开招标遴选出专业公司开展学校能源审计,2019年编制了《中山大学中长期节能规划》。全面了解学校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学校用能效率。
(五)积极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利用“世界水日”等节能宣传日,联合学校相关院系和学生团体,不定期组织发动广大师生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努力提升师生的节能环保意识。